“苏超”爆火,球迷却买不到正版球衣! 商标早被这家公司抢注,广告位卖到15万/场! 江苏人最近为足球疯了! 首届“苏超”联赛(江苏城市足球联赛)火遍全网,十三市球队厮杀,话题播放量超21亿次。 但球迷们集体遭遇尴尬:想买件正版球衣支持主队,却发现电商平台全是“山寨货”! 更离谱的是,联赛最值钱的招牌“苏超”商标,竟被一家和赛事无关的公司捏在手里。他们2016年就注册了“苏超联赛”商标,而真正的运营方申请时惨遭驳回。 如今球场广告位价格飙到15万元一场,诈骗分子却趁机冒充“授权方”收钱跑路。 这场狂欢背后,藏着多少荒诞戏码?
这些“战袍”早不是普通运动衫,它们绣着城市名和霸气队徽,成了江苏人的新身份证。 南京的深蓝、苏州的墨绿、无锡的蜜桃粉……设计师把地域骄傲缝进每一针线,球迷抢着为归属感买单。 更火的还有赛场热梗周边:“叫南哥”帆布袋因球迷齐声调侃裁判出圈,无锡队“水蜜桃”围巾把水果之乡的浪漫围上球迷脖颈。 可当你想下单时,立刻傻眼了。 热门店铺月销几百件,客服却对授权问题躲躲闪闪。 一家球衣店反复强调“自家工厂生产,质量过硬”,但对“是否正版”闭口不答。 卖“叫南哥”布袋的商家更直接:“我们原创设计,不是官方的! 球迷爱这梗我们就做”。 社交媒体上,求助帖铺天盖地:“到底哪家是官方店? 支持主队都没门路! ”“苏超”名字值钱,主人却不是联赛运营方
球迷口中的“苏超”,明明指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。 但法律上,“苏超”商标早名花有主。 2016年1月,苏州苏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闪电注册“苏超联赛”商标,比赛事运营方。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的申请还早一个多月。 更绝的是,连联赛昵称“苏超”的商标,也在2021年被同一公司收入囊中。 这意味着真正办比赛的集团,反而无权独家使用“苏超”名号! 河南金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扬点破关键:赛事火爆催生了超级IP,可商标权和运营权分属两家,商业开发就像“踩雷区”。 球迷买不到正版周边? 根源就在这分裂的IP归属。
尽管商标乱局未解,联赛的商业价值已坐火箭飙升。 知情人士透露,球场边一块6米广告牌,单场报价冲上15万元,而且“一天一个价”。 新能源汽车品牌挤破头想投广告,合作咨询塞爆邮箱。 热度催生妖魔鬼怪。 最近冒出多起诈骗案:有人谎称手握“苏超”商标授权,能卖赛场广告位,收完定金立刻消失。 知情人士紧急提醒:官方招商方案根本没定版,谁掏出一份固定价格的PDF招商表,谁八成是骗子。 就连央视频、江苏卫视的直播加入,也让骗局更“逼真”毕竟全国观众都能看到球场边的广告牌。
“苏超”的魔性传播,一半功劳属于网友脑洞。 从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到“输了水蜜桃加盐,赢了盐水鸭加糖”,梗文化把赛事变成全民脱口秀。 抖音话题播放量狂揽21亿次,小红书“苏超”讨论超50万条。 连垫底球队的直播都有10个平台转播。 第三轮南京对无锡的“苏A苏B大战”,《新华日报》单场吸引80万人次围观。 城市间较劲从球场蔓延到网络。 交汇点新闻App上线“苏超pick榜”,球迷投票生成城市应援海报;商场大屏放比赛、广场舞大妈助威视频刷屏“I看苏超”栏目。 徐州宿迁“楚汉之争”、扬州泰州“早茶德比”……每一帧画面都在加深地域认同。
商标权分裂的恶果,正侵蚀联赛根基。 当球迷背着“叫南哥”帆布袋、挥舞无锡水蜜桃围巾时,这些爆款全是“无授权产品”。 而手握“苏超足球”商标的苏州公司,随时可起诉周边侵权,或自己开发竞品。 更棘手的是核心业务受阻。 苏州公司注册的商标覆盖“俱乐部服务、运动场出租”,联赛想搞青训营或场馆合作,可能反被控侵权。 球迷在官方渠道买票看直播,却买不到一件正版球衣。 当城市荣誉被缝进球衣针脚,当热梗化作帆布袋上的标语,江苏人的足球热情不该为商标乱局买单!
大圣配资-广东配资公司-靠谱的配资平台-十大杠杆炒股指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