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,在浙江的事业单位工作,中级职称,晒出退休后的养老金数额
"老张啊,你这退休金够买两辆电动车啦!"邻居王阿姨看到我手里的核定表,眼睛瞪得溜圆。我笑着把表格收好,心里却泛起涟漪——37年工龄换来的每月8200元退休金,到底是个什么概念?
记得刚参加工作的1986年,骑着二八自行车上班时,怎么也想不到三十年后会过上这样的退休生活。那时候每月工资不到百元,现在养老金却比当年工资翻了八十多倍。前几天同学聚会,听说开出租的李建国退休金才四千出头,我这中级职称的养老金确实够让人羡慕的。
要说清楚这笔钱怎么算出来的,还得从头说起。当年评上中级职称那会儿,可是熬了几个通宵准备材料。专业技术八级对应着基础工资提升,这直接关系到养老金的"基本盘"。就像盖房子打地基,职称越高地基越牢,退休金这栋楼自然就建得高。
我的工龄账本挺有意思:28年视同缴费年限,像是国家送的"养老金种子";后来9年的实缴,又给这颗种子浇灌了养分。最神奇的是那个1.8438的平均缴费指数,工作人员说这相当于把职称工资和历年调资都折算成了"含金量"。就像酿酒,年份越久味道越醇,这指数就是养老金的"年份证明"。
算账的时候发现,基础养老金占了大头。按照省里公布的社平工资,这部分每月能拿3000多元。个人账户里的10万多积蓄,加上职业年金的13万,每月能分摊出1500多元。最让我意外的是过渡性养老金,四千多的数额里,既有国家政策的温度,也有自己熬年头的坚持。
有朋友问我:"同样是中级职称,为啥你的养老金比别人高?"这话问到点子上了。当年在岗位上时,每次调薪都认真核对工资单,生怕漏掉一分钱缴费。三十多年如一日,这些"小钱"日积月累,就成了退休后的"大钱"。
前两天去社区办事,听说隔壁楼的陈老师是高级职称,退休金能拿一万出头。说实话,刚听见时心里确实咯噔一下。但转念一想,人家多拿了三十年的岗位津贴,为教育事业操碎了心,这差距也算物有所值。再说我这每月8000多的退休金,旅游、健身、养花的开销都包了,日子过得滋润着呢。
最让我骄傲的是职业年金账户。当年单位开始缴纳时,很多人不当回事,我却坚持按最高比例存。现在这笔钱每月能多给400多元,足够支付健身房的年卡了。这也给我提了个醒:年轻职工要是能把职业年金当"私房钱"存,退休后绝对能过上更体面的生活。
拿着养老金明细单去银行改存折的时候,柜员小姑娘笑着说:"叔,您这退休生活够潇洒的。"这话不假,现在每月旅游支出1500元,老年大学学费800元,剩下的钱存着防大病。前些天还报名了摄影班,准备把这些年的工作见闻编成影集。
要说最实在的感受,那就是工作时多付出真不吃亏。当年为评职称熬的夜,在岗位上多做的贡献,现在都变成养老金数字里的零花钱。看着工资条变成养老金单的过程,就像看着自己种的树开了花,特别有成就感。
最近常有人问我退休金的事,我都笑呵呵地说:"够花就好。"其实心里明白,这份稳定的收入背后,既有国家养老政策的保障,也有自己一辈子勤勉工作的积累。37年风风雨雨,从青丝到白发,这份养老金就像老同事般熟悉,让人踏实又安心。
前两天和老伴商量,打算用这笔钱换个带电梯的房子。孩子在外地工作,我们老两口图个方便。想想看,每天早上在小区花园打太极,中午去老年食堂吃饭,下午去文化馆写字画画,这样的晚年生活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?
大圣配资-广东配资公司-靠谱的配资平台-十大杠杆炒股指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